“如果我老了,不能再为你带路,您还会爱我吗?”
这一句寻常无奇的表白背后却是一段不寻常的故事,这句表白出自帮助盲人,他们得到了导盲犬多年关爱之后,希望寻找更多的好心人陪伴垂垂老矣的导盲犬,帮助它们走完最后的那段路。
近日,上海退役4年导盲犬苦等领养的话题冲上了热搜,令人欣慰的是两只导盲犬“纺云”“塔章”都找到了新家。
然而,它们只是众多退役导盲犬之中的幸运儿,很多服务了一生的导盲犬退役后,苦等领养,渴望爱心家庭的照顾,陪它们走过生命最后的时光。
全国仅200余只,导盲犬“一狗难求”
成立于2006年5月15日的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是我国大陆地区首家导盲犬培训机构。截止目前,该基地总共培育出180余只导盲犬,占据了全国总量的绝大多数。而在全国范围内,导盲犬数量大致共为200多只。
但这一数量相比中国1700多万的视障人士群体,有着巨大的差距。
国际导盲犬联盟规定,1%以上的盲人使用导盲犬可视为导盲犬的普及,可见我国的导盲犬事业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导盲犬培养的高成本和高淘汰率给国内导盲犬培训基地带来巨大压力,基地每年培训成功的导盲犬数量有限。而将一只普通狗训练成为一只导盲犬,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的运营资金依靠政府补贴和社会捐助,培养出的导盲犬免费提供给全国盲人。基地平均每年仅能训练约90只导盲犬预备犬,而其中只有近30只狗能够顺利毕业。这意味着,一只导盲犬想要C位出道,面临着60%-70%的高淘汰率。
大连培训基地作为一个非盈利公益机构,训练出的导盲犬全部免费交付视障人士使用。视障人士只要通过基地官网、电话等联系方式,就可以进行预约。工作人员会评估视障人士的情况,进行后续配对工作。
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大连培训基地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大连市政府的财政补贴-12万元/只导盲犬以及不定期的企业捐助。然而一般而言,训练一只导盲犬的总成本在15-20万元/只左右。
目前,导盲犬的训练成功率仍然较低,而且训练时间较长。尽管在初期挑选筛选阶段要求已经比较严格,但训犬师姜丹说:“在训练过程中,可能还会陆续发现一些狗的某些方面比如性格不合适、噪音脱敏不成功,也就只能中途放弃了。”
训导师王鑫提到,一只导盲犬的总训练时长是1-2年,不过由于国内的路况环境更加复杂,例如某些地区没有人行道、没有红绿灯,只有小路,因此相比国外,训练的时间会稍微更长一些。
而训犬师数量稀少也是导盲犬产量较低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不是一个赚钱的行业,就是一个公益事业,所以收入不高,愿意来做训犬师的人也比较少。” 姜丹说。
退休之后,何以为家?
虽然我国导盲犬总体数量不多,但它们“退休之后,何以为家?”却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上海自2006年开始训练导盲犬,至今训练服役的导盲犬有48条,其中有五六条因为年老、疾病死亡,目前仍然在服役期的导盲犬有37条。因为使用导盲犬的视障人士在增加,训练后上岗的导盲犬也在增加,近两年每年都有导盲犬退役。
而首批于2008年正式上岗的10多只导盲犬,目前已经全部退役,部分退役导盲犬部分由原来使用的盲人领养,部分已经死亡。
据上海导盲犬学校朱老师介绍:“一般导盲犬1岁半至2岁为盲人提供导盲服务,至8至10岁由于年老停止服务,工作时间一般6至8年,这是国际导盲犬联盟IGDF作出的明确规定。”
“塔章”与“纺云”同年同月出生-2006年11月,今年14岁了,他们都已过了工作时间,被送回导盲学校。然而,4年之后它们才迎来了领养它们的爱心人士。
“国际上,退役的导盲犬大多数为爱心家庭领养。”朱老师解释,但领养是有条件的。
领养“塔章”与“纺云”,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在上海有房产或定居上海,不会在领养期间搬家;有一定的养狗经验,最好曾经照顾过年迈狗狗;没有狗毛过敏史;家里最好没有养太多狗,否则会影响导盲犬休息;家人不反对,支持养狗。
朱老师强调,所有要求领养的家庭必须经过他们评估,评估结果达到要求,才能领养。而在评估过程中他们发现,很多家庭没有时间陪伴退役犬,尤其是中午没法领犬出去大小便,部分家庭由于工作忙,一天挤不出2小时左右陪伴导盲犬。
“导盲犬经过训练,以及长期的生活习惯,要求每天在上午、中午和晚上各一次在外面指定地点大小便,但很多要求领养家庭中午家里没人,所以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无法通过评估。”朱老师还说,以往宣传不够,领养导盲犬的知晓率较低,也是暂没人领养的原因。
导盲犬出行困难重重,未来需要多一些善意
近年来,随着媒体和影视作品的宣传,公众对导盲犬的认识加深了不少。
从《导盲犬小Q》到《宠爱》,感动了无数人。
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公众对于导盲犬存有偏见,有些场所也不允许导盲犬进入。
今年四月,山西一只被骂哭的导盲犬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这只导盲犬想带假扮成盲人测试导盲犬适配度的交警莉姐上公交车,但司机和车上的乘客怕被咬而拒绝他们、并轰他们下车。导盲犬下车后,躺在难过地哭了。
但事实上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其实早有立法保障。我国2012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中国铁路总公司也在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残障旅客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规定》,视力残障旅客可携带导盲犬进站乘火车。
大连培训基地的训导师王鑫发出倡议:“我们希望大家在遇到视障人士和导盲犬的时候可以做到‘四不一问’:不呼唤、不拒绝、不喂食、不触摸以及对需要帮助的视障人士多一些善意的询问。”
和人类一样,导盲犬的一生有着清晰的节点:出生,训练,工作,最后退役。
他们把绝大部分最好的时光献给了导盲事业,做视障人士们的眼睛。对于狗狗而言,这意味着它们放弃了做父母的权利、与小伙伴自由玩耍的乐趣以及无数美食的诱惑,进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成为了人类的“眼睛”。
而在未来,导盲犬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包容,请拒绝歧视,关爱每一只导盲犬,更加希望在它们“光荣退役”后,也能够“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