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疼有人厌,小区流浪猫怎么管?丨我来帮你忙新闻晨报2023-12-28 11:35新闻晨报2023-12-28 11:35


家住江川路街道的一位市民反映,自家小区里有居民投喂流浪猫,导致小区绿化带里有不少小动物的排泄物。还有人将猫笼放在绿化带里影响小区环境,希望能够尽快改善这个问题。

 

家住江川路街道的一位市民反映,自家小区里有居民投喂流浪,导致小区绿化带里有不少小动物的排泄物。还有人将猫笼放在绿化带里影响小区环境,希望能够尽快改善这个问题。

回应

针对这个问题,记者电话连线了鹤北新村第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培慧。黄书记表示,了解居民的诉求后,居委工作人员通过调查走访摸清了小区流浪猫的生活状态,也与投喂流浪猫的居民进行了沟通。

目前,居委已与物业保洁人员进行沟通,在日常保洁过程中,对于小区绿化带中的猫笼、笼,以及喂养使用的一次性餐盘等,一旦发现立即清除,做到及时清理。另外,居委还通过居民微信群、公告栏等沟通渠道,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及信息的同时也做好及时沟通。

黄培慧坦言,“最近在社区里发现了一些新型的猫咪智能屋,放置这些设备的居民也是希望能够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给猫咪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窝。但是,这些智能窝放在绿化带中确实不太美观,所以,居委工作人员也给这几个智能窝挪了地方,放到了更合适的地方。目前小区已经基本做到定时、定点喂养,并及时清理,通过这一系列的改变后,小区里乱投喂的现象已经基本没有了,小区的环境也变得整洁。”

小区里

那些有人疼、有人厌的流浪猫

到底该怎么管?

闵行区动物疫控中心副主任郑华

为大家讲解了

闵行区流浪猫治理的相关经验做法↓

本期嘉宾

郑华

闵行区动物疫控中心副主任

流浪猫因没有官方的收容机构,管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和小区治理的难点和痛点,主要表现为:爱猫人士随意投喂造成环境脏乱差;流浪猫数量泛滥成灾;流浪猫春、秋季发情叫声扰民;流浪猫咬抓伤人的新闻也屡见不鲜;流浪猫携带狂犬病等人兽共患病病原。2022年数据显示,上海拥有近30万只流浪猫。上海的流浪猫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假如任由其自由繁衍,其数量将呈指数增长,一对成年且没有绝育的“猫夫妇”及其后代在七年内能够产下42万只后代。

为了能平衡好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营造更和谐的人居与生态环境,闵行区结合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以“动物狂犬病免疫示范小区”创建为契机,引入国际认可度较高的TNR-诱捕、绝育、放归模式,在流浪猫疫病防控管理方面主动跨前一步探索。TNR救助模式的引入,是区级动物防疫部门、宠物医院和社区三方协同的结果。

郑华介绍,“目前,闵行已初步建立‘区级部门-技术导入+社区-诱捕放归+宠物医院-绝育免疫’三方联动的工作机制。通过健康体检、绝育手术、剪耳标记、注射疫苗、放归等一系列全流程专业化操作,实现了流浪猫的“逆袭”,大大降低了居民的人身安全隐患。”

“TNR”救助后如何科学有序喂养?

虽然“TNR”救助模式有效控制了流浪猫的数量增长幅度,但接受“TNR”救助的流浪猫在放归原本的社区后,每日的“食和居”同样不容忽视。您家小区的“投喂者”通常是在哪里投喂流浪猫呢?楼道门口、小区绿化带还是地下停车库?如果任由居民无序喂养,社区的环境依旧会受到影响,所以,如何让社区居民自觉有序喂养尤为重要。

“考虑到区内各小区的实际情况,区农业农村委推动闵行19个居委29个小区开展了流浪猫TNR+-‘诱捕+体检+驱虫+绝育+放归+免疫+定点投喂’科学救助,同时动员宠物诊疗机构发挥行业服务优势开展公益救助。”郑华说,“三年来,全区所有街镇、工业区已累计救助2943只流浪猫,较好地从源头控制流浪猫的无序繁殖,降低狂犬病等人兽共患病传播风险,为流浪猫科学救助开展了闵行尝试和探索。”

只有多沟通,才能减少误解。每日的投喂一定会涉及到社区的居民们,所以对“TNR+”进行科普宣传、把志愿者们正在做的事情让更多人知晓很有必要。郑华表示,目前在闵行已投放200多个“智慧流浪猫屋”,通过户外智能管理设备实现云监控、云投喂、云吸猫,从“一肩挑”转变为“一起撸”,期待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科学喂养的队伍中。同时,举办“2023有猫有爱——流浪猫救助公益展”等活动,以义卖方式将所筹资金纳入流浪猫救助基金,助力缓解流浪猫的温饱、绝育和领养问题。

来源:今日闵行

举报/反馈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