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硕可以考博吗?

知乎,中文互联网高质量的问答社区和创作者聚集的原创内容平台,于 2011 年 1 月正式上线,以「让人们更好的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解答」为品牌使命。知乎凭借认真、专业、友善的社区氛围、独特的产品机制以及结构化和易获得的优质内容,聚集了中文互联网科技、商业、影视、时尚、文化等领域最具创造力的人群,已成为综合性、全品类、在诸多领域具有关键影响力的知识分享社区和创作者聚集的原创内容平台,建立起了以社区驱动的内容变现商业模式。

 

2020.7.10

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我本科上的是独立学院,也就是俗称的三本院校,考研拼死拼活终于上岸本省的一所一本院校,虽不是重点,也带来了更好的平台。但心里还是放不下一些情结,总想着能去全国重点的学校看一看,做研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因此自上研究生以来就一直在向着这一方面努力。硕士由于学制两年,考博放在我面前就有了不小的难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经济类专业,又是专硕。听闻很多学术大佬言考博专硕的学生基本不要的,并且似乎硕士学校也没有专业硕士成功过,没有参考经验,只能自己顶着压力摸索。

2、研究时间太短,一直到了毕业,虽然有几篇还行的期刊,但也只是局限于普刊,也可能是自己能力问题,核心实在是赶不赢,听闻好学校没有核心期刊也是出奇难进。

面对这两个困难,我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往前探索。

由于信息太少,我是先从向博导发推荐信套瓷开始,自研一以来,向很多学校的老师发了自荐的邮件,粗略应该不下上百封邮件。大部分的老师都是无回复、欢迎报考(官方回复)或者是无名额的状态。特别是211以上学校的老师,一般不会有什么正面的信息转达给你。不过这也正常,老师一般每天都非常忙,能力不够的人一般是比较难给什么好一点的回答,我也能理解。秉着不放弃的(死皮赖脸)的精神,只要老师给了回复,我还是给每个老师都感谢感激,毕竟他本可以不理你的。对于一些可能报考的老师,我则是进一步自荐,争取能够获得和老师沟通的机会。

既然一开始选择了考博,那准备复习的时间还是有不少的。因为我们专业之前没有人考上过,我也不太清楚我的学校和专业能够得上什么样的学校,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就按照冲稳保的概念来选择学校。最终经过各方面评估和考量,我觉得还是走申请审核制的学校先,选择四所学校,A校为上海某985,名校竞争当然激烈,我也就是走个过场看看申请流程;B校为帝都985,学校排名位列末流,但毕竟是重点院校,考的人自然也不会少,联系的导师虽说有名额但表示需要竞争;C校为西南某211,老师人挺好,但也表示因为学校这几年评上了双一流,这里每年也挺多学生报她的博士,最终结果还是需要看面试表现;D校为本省会城市的一个院校,虽不是211,但名气也还是可以的,考虑到以后就业想要留在省内,加上自己的硕士生导师和报考的老师有一定的交情,我将这个学校放在了保住最后的名单里。

然后就是漫长的申请过程和等待,A校结果最早,12月份就出了复试名单,结果在预料之中,没有进复试。我看了眼复试名单,基本都是985以上的学生才能有机会复试,但是没关系,这也算是走了一遍申请的流程。然后一月份B校的名单就出来了,我的名字赫然在目,这倒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但既然有一次考试的机会,我自然是要好好抓住的。因此我开始了针对这个学校的专项复习。

之后疫情就就开始肆虐了,B校原定的考试时间推迟,C校和D校报名结果一直被搁置,考试方式也随之改变。这让我有点心神不定,按照往年安排,考博时间一般比较早,考完了还可以来慢慢处理毕业论文和找工作的事情,但是现在事情都挤到一起了,这时候大概就有背水一战的感觉了。

一直等到了5月份,B校出了面试安排,6月初开始面试。与此同时D校也出了复试名单,我也顺利的进入了复试。这样我就先考B校,在C校之前考D校,此时的我无比膨胀,复习了几个月大概是有了蜜汁自信,认为B校没问题,D校都是小意思。

然后现实就来了狠狠的一巴掌,B校的题目刚好抽到比较偏的,考试过程心态瞬间崩溃,之后的回答一直是磕磕绊绊的,接下来的结果顺理成章,我成了倒数。在最后回顾自己的得分结构,即使自己答题顺利,也还是上不了,确实是自己与报考学校之间差距太大了。

D校发挥正常,我自认为表现得还是不错的,加上导师一直都有联络,报考的导师还在面试组,本以为是很稳的结果,最后名单出来,还是没有我…我给报考的老师发了一条微信,表示虽然没有进,但还是感谢他。他并没有回复我,大概是我还是不值得他关注~囧

这次考试导致我直接崩溃了。因为疫情推迟,我前后复习了近一年,快赶上考研的过程了,最后还是没有老师要我,不知真的是自己能力太差还是人情不够,当时想着自己大概是不适合读博了,自暴自弃了一阵。这里要感谢下我的女票,若没有她一直的鼓励和支持,也许我也就在这里停住了脚步。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都奔波在找工作的路上,C校发通知的时候我正在公交车上,有我名字,但是竞争对手也有好几个。终于又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但此时已经临近7月,大部分学校基本已经考完,连普通招考的学校都基本结束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我联系报考的导师,表示自己想和她见一面,老师拒绝了我,说自己考前是不会和考生见面的,之前也有学联系想要见面吃饭,都没有答应,今年的几个学生她也只能选择一个,然后让我好好准备,最后还是要看面试表现。

我表示感激,然后放弃了工作面试,赶紧回了家。由于C校的专业和我硕士专业并不太符合,属于半跨专业的情况,报考老师的研究领域和我硕士方向也是相差甚远,之前自己的复习精力基本都放在了B校和D校,此时的我并没有怎么复习C校的内容,而现在距离面试大概只有十天的时间。时间很短,但只要有最后一丝希望,我还是一定要争取抓住这次机会,我开始拿出十二分精神复习。

考试这天我刚好抽到第一个,当时心头一紧,还是硬着头皮上了,随后就是英语、专业基础和综合能力的一顿面试,全程精神高度紧绷,以至于考完后感觉自己是飘着走路的。总体感觉自己回答一般,因为跨了专业方向,有题目完全没有思路,仅仅是英语表现还行。但已经无所谓了,不行自己就工作,说不定也是一名好汉。

考后第二天,我发了个短信给老师,她回我,“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是硕士只有两年,读的书还是比较少,以后博士还需要多下点功夫做研究。”

我的心咯噔了一下,不过这次是放了下来。

用我的例子来说,至少能证明,专硕是能够考得上博士的,虽然过程肯定不会很轻松,但至少是有这个希望的。既然有希望,就需要抓住它。还有就是,学校出身其实并不会很影响老师对你的印象,而你的面试表现,论文的成果能力或者是老师有没有已经心仪的学生这几点才是你能不能考上非常重要的因素,需要好好把握。

2020.7.15更新

有同学留言说想要看下导师的一些回复内容,根据我自身的一些经历,挑选了一些回复供大家参考下(注:这些是根据我的情况,即经济类专业、普通一本院校、专业硕士和没有核心期刊等前提条件下申请的邮件回复。如果学硕可能不太一样,据我一个前辈讲述,研究成果很丰富的话,比如有几篇C或者北核,可能老师会比较热情)

总的来说,大约会有半数以上的老师不会给任何回复,如果邮箱地址没有弄错的话,那么这种套瓷就属于没有可能性的,可以直接放弃。

有回复的邮件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1.

这种就属于老师直接拒绝了,可以放弃选择其他老师,并且表示感谢,毕竟老师能给你明确答复也能减少你的选择时间。

2.

这种属于官方礼貌回复,证明你可以报,但是同时也有很多人和你竞争,需要谨慎考虑,综合评估自己的实力。

要注意的是,现在很多学校的招生形式发生了变化,报考并不选择导师,等导师组考核通过后才进行双选。可能是为了防止一些不当手段,所以报考导师的选择权利就弱化了,这种方式的优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3.

这种是我比较开心的回复了,因为能进行下一步交流的可能性,之后可以讲自己的计划书,代表作。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问到老师的联系电话甚至是微信。最后对有意向的老师进行深入了解,对拟报考学校进行专项的复习。

4.

这种回复是我见到的比较特殊的一种,有部分学校因为名额紧缺,可能存在两个导师带一个学生的情况,AB两个导师,今年A导师招生,明年就是B导师招生,当年有招生名额的是主要导师。(不清楚具体是不是这样,有懂的同学可以评论区说一下,我再改正)

以上是我在申请过程中关于导师邮件的部分内容,如果还想要知道哪些方面,欢迎评论区留言~

8.4 更新

一些朋友留言的几个问题,我想在这说一下自己的一点看法。以下仅为个人的了解,可能有了解不够,还望体谅~

1.考博是不是一定需要好的论文,申请制对专硕友好吗?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好的学校如今都开始部分或者整体实施申请制录取,这种方式对于背景较弱的同学确实是很不友好。很多学校的申请细则中的条件就可能卡住了,譬如有些学校会卡C刊论文,有些甚至会限制不接受专硕的学生报考T﹏T

我不太理解为什么知乎上别的上岸的大佬各个手上都是核心、C刊甚至是SSCI能够发到手软,然后教导后人一定往这方面靠拢,这话倒也不假,毕竟论文成果能够给你带来更好的成功率。

但是这个观点放到所有研究生群体里面,特别是专硕,我认为有点“何不食肉糜”了。因为就文科来看,双非学校的学生发核心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现在硕士扩招,很多老师都采取放养形式,论文发表都只能靠自己来摸索。所以最后的问题在于,如果自己是专硕,发表的论文一般,也是双非学校,又想要有继续读博的想法,应该怎么办?我相信被这个问题困扰的同僚不在少数。这种时候,唯论文的观点是很难给人好的激励的。

因此,我个人觉得应该横向发展自己能力,突出自己在未来可能够应用到的能力,譬如调研经历、写报告的经历、做项目的经历甚至是自己讲课做ppt的内容。

指的一提的是,专硕的学制一般较短,并且培养方式偏向应用,如果你想往学术方向靠,收到的阻力是比较大的。此外,专硕是没有硕博连读的机会的,和学硕相比又少了个保底本校的机会。因此,专硕考博还需要做好更多的心理准备,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在面对外力的时候,如何坚持下去也是考验人的一项(我在备考的时候就不止一个人对我说过专硕是考不上的)。

继续,说到论文申请的问题,就经济管理类的专业来看,很多211学校申请制都有对于核心论文的要求,但还是存在部分比较友好学校的。一般这些学校要么是刚开始实施申请制;要么是地理位置比较偏;又或者是学校太好根本不需要设置这种限制,因为学校的名气根本不缺乏好的学生来。如果因为条件限制无法走申请制,那么就可以考虑下统考制的学校,虽然申请制是大趋势,但现在还是不乏有好的学校是有统考名额的,还是有机会能够考取的。

2.硕士的研究方向和报考不太一样会不会影响到考博面试?

会的,面试是综合考量的,如果你和报考老师没有关系成分在,那么你硕士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也会是老师考虑要不要你的因素。如果对自己原先的研究方向实在是不感兴趣,想要换一个新的领域,那么至少要在面试凸显你以往对自己研究的个人能力和了解,不然老师如何把握你的科研能力呢。

3.博士研究计划是不是必须和报考老师研究方向一致?

这个不是必须的,就我考的几次考试来看,研究计划是需要在面试里面讲述的。老师更加看中的是通过这个计划,来看申请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这个计划能不能做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者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

先说这几个,有留言我再更新~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