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元院士:解决“卡脖子”难题仅靠一个诺奖得主还不够,需要更多青年人才支撑

转自:吴頔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在领奖后拎着帆布包继续上班的照片曾在网络“刷屏”。人才是第一资源,上海如何筑牢人才“引凤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两会现场,记者采访了今年当

 

转自:吴頔

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在领奖后拎着帆布包继续上班的照片曾在网络“刷屏”。人才是第一资源,上海如何筑牢人才“引凤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两会现场,记者采访了今年当选市人大代表的赵东元院士。

记者:您20多年前从美国留学回国,您觉得上海应该如何做好海内外顶尖人才引育?

赵东元:“引”和“育”,是人才工作重要的两大部分。从引进来看,上海正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本身对人才的吸引力就很强,但仍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就拿我们复旦来说,目前仍然缺乏最顶尖的人才,包括那些已经做出成绩的,也包括在项目上已经有些进展、正在攻关的。

实际上,人才引进涉及方方面面的环节,仅靠人才部门是不够的,除了制度上的倾斜,还需要财政等方面支持,去解决他们在医疗、子女托育等方面实际困难。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需要在研究中投入大量精力,如果不解决好后顾之忧,势必不能最大程度激发人才的聪明才智。

记者:作为大学教授,您在人才培育方面有什么建议?

赵东元:最重要的是要有更加宽松的育才环境。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要强化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平台的集聚效应,还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这些都为人才的发展创造了绝佳的平台。人才工作归根到底,最重要的是人,如何利用好这些大平台来培育更多人才,是推动上海科创发展的关键环节。在这一方面,其实我们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我们学校有那么优秀的学生,他们都经过千挑万选,为什么有些最终还是不能走到各行各业的最前列?因为人才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自由探索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允许失败、宽容失败,让他们大胆试错,勇于打破教条,才能提升创新能力。而这同样也是我们大上海应有的包容气度。

记者:为何今天要特别强调青年人才培养和引导?

赵东元:上海的人才发展,一定要走年轻化的道路。我们回想一下,牛顿、爱因斯坦、狄拉克、庞加莱……他们都是年纪轻轻就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觉得年轻人就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城市活力的源泉。

哪怕我们花大力气引进了许多诺贝尔奖得主,他们的成就早已在国外就完成了。而有了年轻人,当他们掌握了基础的研究思想,才能真正推动解决“卡脖子”的难题——这仅靠一个诺奖得主是不够的。

所以我反复呼吁,重视年轻人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年来,上海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落户、发起国际科技大奖等,这些都具有突出意义,但我们需要引育的人才绝不仅仅是位于“金字塔尖”的领军人才,也需要有“塔身”“塔基”,因为即便是顶尖人才,他的研究也不可能只靠自己来完成,而是需要一整支团队来支撑。

记者:许多代表委员呼吁人才评价方式要改变,您有何建议?

赵东元:对人才的评价,不光是在我国,即使在国际上历来也是一道难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管发表在什么地方,大家都知道这是革命性的,但我们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并不像这样具有革命性,同时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专业越来越细分,研究每一个具体领域的人并不多,这就为人才的客观评估带来了麻烦。比如我研究的是孔材料,又进一步细分到介孔材料,这方面我可以去进行评价,但别的领域我也没有发言权。

归根到底,对人才的评估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目前我国的相关制度已经较为完善,关键是要公正、客观地去执行,真正以成果论英雄。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