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可以破译蝾螈的再生基因,让人类在灾难或者意外情况下损坏或者毁掉的肢体,器官重新生长出来吗?1

蝾螈的器官在危险情况下丢失,过几天又能长出新的器官和肢体,人类要是破译蝾螈的这种再生基因让人类也可…

 

没那么简单,问题不止涉及几十个基因。蝾螈是体型远比人小、血压远比人低的变温动物,你要考虑到这之中再生相关增强子的差异和受力情况、循环系统的区别。哺乳动物的再生相关增强子改变了功能,触发肢体再生需要特定的机械力,而不像蝾螈、多鳍那样需要神经提供的生长因子。

人在胚胎发育的最初阶段启动着许多病毒基因和古老基因,具有高水准的再生能力:如果被切成两半,就会变成同卵双胞胎。类似的情况在其它哺乳类胚胎早期也存在,可以人工触发同卵多胞胎来加快家畜繁殖。

在胚胎发育早期,人类胎儿掉了一块肉或断掉局部肢体,往往是可以完全再生的。

随着胚胎发育进程,早期使用的一些基因相继关闭,再生能力迅速下降。你的肚脐其实就是一个疤痕,脐带疤痕。一些非人哺乳类的脐带疤痕会愈合消失。

出生后数年内,你的指尖·趾尖部分受损还是很可能完全再生的,这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些人能维持到十几岁。

随着年龄增长,你能较好地再生的也就是外周血细胞、指甲、趾甲、毛发、表皮、舌头表层、消化道黏膜的部分构造、骨骼裂痕、子宫内膜[1]之类了,以再生能力著称的肝脏其实很大程度上依靠细胞体积膨大来代偿,并不能完全再生。

人的基因问题可以追溯到哺乳动物的遥远祖先偶然地将一些关系到再生能力调控的 DNA 序列的功能搞出了毛病,导致现存的所有哺乳动物发育到一定阶段之后对受伤的反应有问题:

组织受损之后,可以激活负责再生缺损组织的细胞,但细胞激活之后并不能正确地分化成需要补充的细胞。瘢痕组织对伤口粗暴填充,组成疤痕的不再是组成“正常的肉”的细胞种类和细胞外基质类型。瘢痕组织的胶原蛋白呈现纤维化(胶原纤维在单一方向上对齐排列)而不是正常组织中的网篮状,而且可能过度堆积胶原蛋白而造成凹凸不平[2],或者因为缺失原本应该支撑皮肤的肌肉而凹陷下去。这种低水平修复连毛囊、毛发、汗腺、表皮脊状网都不能长出来,就更无法期待重新长出缺损肢体对应的骨骼、肌肉、大血管和神经了,瘢痕组织的毛细血管配置往往都和正常组织不一样[3]。心肌梗塞之后进行修复也会产生疤痕,因此性能会比原本的心肌更差,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脑部或脊髓损伤通常会导致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瘢痕组织。胶质瘢痕由密集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缺乏功能性神经元,长期被视为神经再生的障碍,但其分泌的生长因子又是神经再生所需要的,因此处理起来十分麻烦。目前研究的方向是利用病毒载体调高神经胶质细胞中的神经转录因子水平,诱导其转化为功能性神经元

一些蛙类在蝌蚪阶段可以再生受损的鳍,而成年之后不能再生四肢,可见这个问题相当古老。

脊椎动物的脑、肺、肠道上皮、骨骼肌等处通常还有干细胞存在,一些肝细胞、胰细胞可以转分化并再生受损的组织,其它器官或组织缺少这些细胞和功能。一部分脊椎动物靠干细胞、未分化的祖细胞或组织细胞去分化(已经分化的细胞去分化成干细胞,再进行分裂、分化,在人的实验室里也能诱导多种细胞这样行动)和转分化[4]来再生特定的部位:

不少蝾螈物种能够再生四肢、尾巴、脊髓、眼睛,有些蝾螈物种甚至能够再生晶状体和一半的大脑(这对绝大部分有这两件构造的生物来说都是不可能的),成年蝾螈的晶状体剥离后,新晶状体细胞由背侧虹膜色素上皮细胞转分化而来。斑马鱼和多鳍鱼可以再生鱼鳍,斑马鱼可以用祖细胞再生心肌。斑马鱼、多鳍鱼、蝾螈的再生过程涉及 10 个一样的 miRNA,一般认为是继承自它们在 2.4 亿年前的共同祖先。这也说明人类祖先的相关遗传问题至少能追溯到那个年代。自然环境中也有一些哺乳类的再生能力部分恢复,刺毛鼠属的 Acomys kempi 与 Acomys percivali 能够再生毛囊、皮肤、汗腺、毛皮、软骨。墨菲罗斯大鼠能够再生心肌细胞,相比之下,一般的大鼠的幼鼠可以再生心肌细胞而成年鼠的心肌损伤后很难再生。通过对比,已经找到 36 个与这种再生能力相关的基因[5]。实验证明,通过敲除激活状态相关的转录因子,可以让自然条件下和人一样缺少视网膜再生能力的小鼠变得像斑马鱼那样可以再生视网膜。

总之,包括人在内,一些物种成年之后再生能力的下降跟老化细胞没有被及时取代、再生上皮的形成速度和性能下降、免疫力衰退、细胞代谢压力变化等因素有关。

以下引用[6]:

2020 年 9 月 4 日,美国斯托瓦斯医学研究所、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王伟博士、Alejandro Sánchez Alvarado 院士与斯坦福大学 Anne Brunet 教授团队合作在 Science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Changes in regeneration-responsive enhancers shape regenerative capacities in vertebrates 的研究。该研究首次引入新再生模型——非洲鳉鱼,通过比较研究提出解释动物再生能力丢失的基于再生响应增强子的理论模型。再生能力丢失的理论模型这项研究首次证实 inhba 再生响应增强子对器官再生是必须的,而且发现人类基因组中 inhba 增强子发生功能性调整而丧失激活再生的能力。

人体再生需要人工调控受力和增强子,需要体外循环支持。

在此基础上,人的某些遥远的无脊椎祖先和现存的涡虫、刺胞动物、多孔动物之类拥有远比蝾螈强的再生能力。研究它们再生的机制,有可能更好地推动修复人体的技术进步。

栉水母动物门的许多物种能再生粉碎性的身体损伤。栉水母的神经元密集处被破坏后 4 天内就能再生。多孔动物门的许多物种能再生粉碎性的身体损伤,一部分海绵可以从碎片再生为完整身体。刺胞动物门的大部分物种能再生缺损的身体,一些水螅和一些钵水母可以从触手以外的碎片[7]再生为完整身体,而且可以在不增加细胞数量的情况下将碎片中的细胞重新排列为小型个体或幼体。灯塔水母、海月水母等可以在被严重破坏或打碎后逆转生命周期,从看似死亡的状态再生。扁形动物门的许多物种能再生缺损的身体,一些涡虫物种可以从占原本体积二百七十九分之一的碎片(含有数万个细胞)再生为完整身体。

参考

^如果你有的话^肥厚成包块状的称为瘢痕疙瘩^毛细血管稀少,只有少量小动脉和小静脉^从一个细胞类型到另一个细胞类型的转换^Mansuo L. Hayashi, B. S. Shankaranarayana Rao, Jin-Soo Seo, Han-Saem Choi, Bridget M. Dolan, Se-Young Choi, Sumantra Chattarji, and Susumu Tonegawa. Inhibition of p21-activated kinase rescues symptoms of fragile X syndrome in mi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7 July, 104 (27): 11489–94. PMC 1899186^专家点评Science | 王伟等揭示高等哺乳动物再生能力丢失的机制 - BioArt生物艺术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216463422^某些水螅物种的碎片只要有数百个上皮细胞就可以再生出整个身体,有些钵水母就差一些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