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病毒的生存环境:健康的狗,唾液里有没有狂犬病毒?


一般来讲,健康的狗唾液中是不含有狂犬病毒的狂犬病病毒的生存环境。
狂犬病在自然界的储存宿主动物包括食肉动物和翼手目动物狂犬病病毒的生存环境,狐、狼、豺、鼬

 

一般来讲,健康的唾液中是不含有狂犬病毒的狂犬病病毒的生存环境。

狂犬病在自然界的储存宿主动物包括食肉动物和翼手目动物狂犬病病毒的生存环境,狐、狼、豺、鼬、獾、浣熊和蝙蝠等,也是狂犬病的自然储存宿主,均可感染狂犬病毒成为传染源。进而感染猪、牛、羊和马等家畜。而啮齿类动物,如松鼠、大鼠、小鼠、仓鼠以及形目,包括家兔、野兔等,则非狂犬病毒的宿主,咬伤后也不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狂犬病易感动物主要包括犬科狂犬病病毒的生存环境、科及翼手目动物,禽类、类、昆虫、蜥蜴、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病毒。全球范围内,99%的人间狂犬病是由犬引起。特别是亚洲、非洲等狂犬病流行区,犬是引起人间狂犬病的最主要原因。印度为当前狂犬病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中国人间狂犬病发病仅次于印度。

鉴于狂犬病的严重后果以及因为不能确定咬伤的动物是否为带毒,所以,符合上述有可能为带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一定严格按照程序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疫苗或联合应用免疫球蛋白狂犬病病毒的生存环境。

1狂犬病病毒的生存环境、伤口冲洗要彻底。用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处,每处伤口至少冲洗15min;

2、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稀碘伏(0.025%-0.05%)或者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消毒,包括消毒伤口内部;

3、外科处理。在清洗、消毒伤口完成后,根据病情需要使用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至少2h后,根据情况进行后续的外科处理。

总之,不管是家养犬类还是流浪犬,被抓伤或咬伤后均需要按照上述流程处理,防患于未然。一般来讲,积极、合理的处理基本上能够预防所有狂犬病的发病。偶尔有失败的病例,基本上为严重受伤的病例而且与伤后处理不当有关,据报道,前国内应用的狂犬疫苗预防成功率能够达到99.99%。

狂犬病毒在空气中存活时间有多长呢?

这是国内狂犬病专家严家新教授在实验中得到的可信的结论。

原文如下:

许多恐狂症患者都关心狂犬病毒在外界环境中能存活多久的问题,即狂犬病毒对各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在此首先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狂犬病的风险来讲,最重要的不是该病毒在外界存活的时间,而是该病毒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得该病毒能感染人类的概率非常低,因此狂犬病只能是极偶然地零星散发。狂犬病的传播方式非常单一,原则上只能通过疯动物直接咬伤才能传播。所以恐狂症患者的绝大多数担心是没有依据的。

病毒在外界的存活率容易受到多种理化因子的影响。狂犬病毒与许多有包膜的病毒相似,被认为是比较脆弱的,在外界很容易被灭活。这些灭活作用是温度、湿度、溶剂、缓冲液等多种理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各种理化因子对狂犬病毒存活率的影响,其他多种有包膜病毒的实验结果都可借用到狂犬病毒。

以下介绍一些专门用狂犬病毒开展相关实验的结果。

温度对狂犬病毒的作用非常显着。狂犬病毒在-70℃或更低的温度下可保存数月甚至数年。而该病毒会迅速被丨热所破坏,加热至50℃15分钟就被完全失活。

若温度为37°C或20°C,在最初24小时内,有活力的病毒数量会快速下降,96小时后则完全失活。暴露在平坦、潮湿的表面上,在5°C温度下狂犬病毒可存活144小时,但在20°C?的温度下42小时内被彻底灭活。

不同的化学试剂都可灭活狂犬病毒,包括脂溶剂(乙醚,氯仿等)、季铵、漂白剂和肥皂溶液(实际应用于被咬伤伤口的冲洗和消毒)。苯酚、甲醛、β--丙内酯,乙酰基乙烯亚胺也能杀死病毒(实际应用于在疫苗生产过程中对病毒进行灭活)。

能灭活狂犬病毒的还有光线(特别是紫外线),太阳辐射可显著增加病毒被灭活的速度。在30℃下暴露于强烈的阳光,一个半小时后病毒就完全被灭活;在相同温度下,如果没有阳光,则病毒需过20小时才能灭活。

狂犬病毒适于保存在50%甘油中(在样品须经长途运输才能到达实验室的情况下,可用此方法保持病毒的活力)。在某些情况下,该病毒对腐烂作用也有相当强的耐受能力,曾经在已埋葬9天的疯动物的尸体中分离到活的狂犬病毒。将自然感染狂犬病毒的狐狸的唾液腺组织用含10%小牛血清的生理盐水制成悬浮液,其中的狂犬病毒可存活很久。

狂犬病毒对干燥也敏感。疯动物的唾液洒在物体表面,经自然干燥后,其中的狂犬病毒就全部自然灭活。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