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头刀杀99人:古代刽子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职业?刽子手好当吗?


中国最后一个刽子手,就因为不听师傅的劝告砍了300个人头还不罢手,最后落得个断子绝孙,惨死街头的下场鬼头刀杀99人。


其实刽子手是一个“香饽饽”职业,尤其是在清朝

 

中国最后一个刽子手,就因为不听师傅的劝告砍了300个人头还不罢手,最后落得个断子绝孙,惨死街头的下场鬼头刀杀99人。

其实刽子手是一个“香饽饽”职业,尤其是在清朝末年,刽子手可是正儿八经的“国营”高薪工种,有的是身强力壮的男子想要挤进来干这一行鬼头刀杀99人。

但刽子手可不是空有一身蛮力就能干的鬼头刀杀99人,想要入行,就必须从小拜师学艺,不仅要学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严格遵守各种规矩。

先用瓜练准头鬼头刀杀99人,后用活物练胆量,最后斩香不断方为达成邓海山出生在湖南的一户农民家庭,本来一家人务农也能勉强温饱,但清末政府的腐败,让他们一家流离失所,当时邓海山已经18岁,为了养活家人,他不得不四处给人做工跑腿。虽然赚的钱依然不多,但比起在家种地,四处奔波让邓海山涨了不少阅历。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打听到政府现在正缺少刽子手,据说砍一颗头能领赏银4两,这可比自己一年的工钱还多鬼头刀杀99人。邓海山觉得自己不怕晦气,又有一副力气,就想去报名试试。

结果“面试”的第一题就让邓海山蒙住了:“你师傅是谁?”

邓海山只得摇了摇头,说自己没拜过师,得到这样的答案,几个兵丁直接把他轰了出去。

这时候邓海山才知道,想要入行刽子手,没有师傅带是不行的。

邓海山拿着手里仅有的一点钱,买了几斤肉和两壶好酒,来到了一个老刽子手家里,请求拜他为师。老刽子手看邓海山诚意十足,又见他面如恶鬼,十分丑陋,是块当刽子手的好料,非常满意,当下就答应收邓海山为徒。

1,练臂力,练准头

刀是刽子手吃饭的家伙,如果上了刑场刽子手连刀都使不好,不但丢脸,还可能给自己惹一身麻烦。师傅先是让邓海山每日苦练臂力,要做到握刀半空不抖,挥刀收刀一气呵成。

在邓海山做到这一点后,师傅开始让邓海山练习准头,他取一冬瓜放在桌上,随即在上面划一条黑线,要求邓海山能一刀准确延黑线切下,却不能用力太猛将桌面砍出痕迹。

2,练胆量

刽子手虽然处决的是罪大恶极的犯人,但毕竟也是杀人,心理关是很重要的一关。普通人可以畏惧血腥,但如果刽子手表现出害怕,那可就成了众人的笑柄。

邓海山先用杀鸡练胆,砍去鸡头后,鸡血喷洒一身不生怯意。然后抓野来杀头,一是练胆,二则是狗的颈部椎骨与人相似,可以练习刀法,顺狗颈部两根椎骨的缝隙砍下,手起刀落,狗头落地却无太多鲜血流出,就说明刀法已经合格了。

3,斩香不断

邓海山每日摸黑起床苦练,终于把自己的刀法练到了大成,他能做到点细香一支,眼盯香与烟之间的红点出,起手刀过,火点落地且细香不断。

师傅见他刀功已然出神入化,十分欣慰,他告诉邓海山,今日便可出师,前往应聘刽子手了,只是在下山之前,师傅再三叮嘱他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杀人九十九,必须要停手,如若不然,必遭天谴只是在成为一名刽子手后,邓海山很快把师傅的叮嘱忘得一干二净,因为这一行实在是来钱太快了。

刽子手的收入共分三部分:

一是行刑后官府给的赏银,这是固定工资。

二是行刑之前,大多数家属会选择贿赂刽子手。虽然不可能免犯人一死,但可以让刽子手下手快点,减少犯人的痛苦,有的家属则多给些钱财,让刽子手行刑时留点分寸,给犯人的首级留些皮肉粘在身上,也算是保个全尸。

三是到刑场后,附近的商家会贿赂刽子手。跟现在的秘密执行相反的是,古代刑场一般设立在人流量最大的街口,比如最有名的菜市口,这样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当然刑场虽然固定,但砍头的位置却可以由刽子手决定,刑场周围的商家为了避免让自家沾上晦气,都会都会花钱贿赂,而刽子手收了钱也会仗义的离得远远的。专挑那些没贿赂的商家门口,来个血溅当场。

刽子手行刑规矩多,且每一步都十分重要

1,行刑前,由监斩官提犯人出狱,押送之前让犯人吃“断头饭”,在此期间监斩官核对犯人身份信息。

2,到达刑场后,刽子手护送犯人家属与犯人见最后一面,确保不会因为重名而押错了人,期间刽子手不得与犯人及家属交谈,更不能攀亲带故。

3,进入行刑位置一切妥当后,刽子手再三与犯人进行唤名问答,确定本人无误,验明正身,监斩官记录在案,开始行刑。

4,此时负责问话的刽子手依然站在犯人面前,而真正负责砍头的刽子手这时才悄然提刀从犯人背后靠近,所谓“防前不防后”,趁着犯人注意力分散,一刀下去,人头落地。

如果直接从正面行刑,犯人难免会因为紧张害怕而不自觉地缩住脖子,给行刑增加难度。

同时这一步也是最考验刽子手眼力与技术的一步,如果一刀砍偏了,砍到犯人的颈骨处导致其痛苦大叫,周围围观的群众立即会大声起哄,作为一名刽子手,这可算是丢脸丢到家了。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如果家属之前贿赂过,事后必然少不了找刽子手的麻烦,职业生涯保不住就到此结束了。

5,行刑过后刽子手必须快速离场,决不允许回头,不然将会被恶鬼缠身。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刽子手不得杀过百人,在斩下第99颗头颅时,必须要辞职身退,从此再也不造杀孽,这样才能保一个平静的晚年。

但邓海山却早就忘记了这些规矩,他舍不得这源源不断的真金白银,他杀到100人没有停手,杀到200人还没有停手,直到最后,他一生竟砍下了300余颗人头,可谓杀孽滔天。

不听师傅劝诫,最终遭到报应,惨死街头1914年,北京政府颁布《惩治盗匪法》,规定“死刑需用枪毙”。

邓海山彻底失了业,一生从事刽子手的他根本不可能娶得到老婆,而他本人也自知杀孽慎重,从此以后,邓海山每日吃斋念佛,试图减轻自己的罪孽,他还想入善堂,做一些帮助他人的事情。

所谓的善堂,就是清朝时期兴起的一种民间慈善组织。但组织里的人认为,邓海山的钱都是靠杀人赚来的,阴气太重,不能用来行善,拒绝了邓海山入善堂的要求。

邓海山很是愤怒,他认为自己并不是滥杀无辜,他一生为官府斩除盗寇,算得上为民除害,为什么现在人们反而将他视为恶人呢?

但不管邓海山如何解释,都已经没人愿意接近他了,此后的日子里邓海山经常借酒消愁,大手大脚一辈子的他根本不懂得如何理财,很快他的那些积蓄就用光了。他本想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没想到寺里的僧人也觉得他杀孽太重,不可留下。

邓海山最终落魄成了一名街边乞丐,他一生砍了300余颗人头,大街小巷无人不识他,所以见邓海山行乞,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给他银钱。

终于在1925年,60岁的邓海山孤独地死在了街边的某个角落,不知道最后一刻他是否在后悔,没有听从师傅的告诫。

写在最后在封建社会,出于迷信与文化程度的受限,老百姓总觉得刽子手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害怕他下一刀就砍在自己头上。但事实上,从邓海山退休后每日吃斋忏悔来看,他并非所谓的嗜杀成性,不过是为了谋求生路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其实比起受刑者一瞬间结束的痛苦,行刑之人要承担的阴影却是长年无法消除的,即使在制度更加完善的今天,执行死刑者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有一位曾经执行过死刑任务的退伍军人曾讲述过那次经历:

前往刑场前,他会得到犯人的犯罪资料,抵达刑场后,犯人背对他而跪,听令,开枪,一气呵成,随后立即回身上车返程,枪内仅有一颗子弹,即使一枪不死也由另一人补枪。

即使知道犯人罪大恶极,行刑的时间也尽量做到短暂,但一条鲜活的生命在自己手下消失,他心里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回到部队后,班长给他递了一小瓶二锅头,一饮而尽后闷头大睡一觉才稍感觉好些,在接受了专业心理辅导,又经过了三四天,他这才勉强吃得下一点东西。

除非特殊情况,是不会让一个人去执行两次死刑任务的,即使如此,很多执行过这类任务的人在很多年后都难以彻底平复。

随着社会的进步,死刑也由斩首变为枪决,现在又出现了注射死刑。很多人说用注射处死犯人是“便宜”了这些人,但事实上不论是哪种处刑方法,对犯人来说都是一瞬间的事。处刑方式的进步,更多是为了保护行刑者的心理与身体健康。

从大刀一过血溅当场,到现在的三针药剂每人各注射一只,显然如今的方式更能减轻行刑者的心理负担。

自古以来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我坚决反对取消死刑这一刑罚,但也不支持恢复那些古老的虐待式的处刑方式。不是出于对罪犯的怜悯,而是我们要考虑到行刑之人的感受,我们要保护这些执行正义的人不受伤害。

你认为呢?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