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海龟(学名:Cheloniamydas,是一种较大型的海龟,海龟属下的唯一一种。绿海龟广泛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中,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各有一个大种群。绿海龟的主要食物为海草与大型海藻,因此体内脂肪累积了许多绿色色素,呈现淡绿色,也因而得名。
绿海龟背腹扁平,表面覆盖水滴状的大型背甲,有一对大的船桨状鳍状肢。体色通常较浅,但东太平洋种群的绿海龟背甲几乎呈黑色。不同于海龟科的近亲(如玳瑁和红海龟),绿海龟大多是草食性的。成年龟通常栖息在浅的环湖礁中,以各种海草为食。
与其他海龟一样,绿海龟在觅食地和繁殖地之间作长距离迁移。世界各地有许多岛屿被称为海龟岛,就是由于绿海龟在岛上的沙滩繁殖。雌龟在夜里爬上海滩,筑巢产卵。幼龟孵出后自行爬向大海。那些在野外存活到成年的绿海龟寿命可达八十年。
绿海龟已濒临灭绝,全世界仅剩下约20万头产卵雌龟,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列为濒危物种,也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附录I中的物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都将绿海龟列为保护动物。捕捉、伤害和猎杀绿海龟都是违法的,许多国家还有相关法律和条例来保护它们的繁殖地。
外形与特征
绿海龟有着典型的海龟的外观:背腹扁平的身体,短颈,带喙的头部,船桨状的肢体非常适于游泳。成年绿海龟体长可达1.5米,体重68-190千克,平均背甲长度78-112厘米;特别大的绿海龟能长到315千克甚至更重,目前已知的最大的绿海龟重395千克,背甲长153厘米。
绿海龟在解剖学上有几个特点使其区别于同科的其他海龟。与它们的近亲玳瑁不同,绿海龟的吻部很短,没有钩状的喙。上颌鞘有锯齿状边缘,下颌边缘的锯齿则更明显。绿海龟头部的背面只有一对前额鳞,背甲由5片椎盾,4对肋盾构成,腹甲和背甲由4对缘盾连结。成龟的前肢上只生有一爪(玳瑁是两个),但有时第二个爪在较年幼的个体身上很明显。
绿海龟背甲的颜色和花纹多样,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和其他海龟一样,绿海龟幼龟的背甲大多呈黑色、深棕色或橄榄色,腹甲色浅,而成龟则是全棕色,带斑点或放射状大理石花斑,腹面黄色。绿海龟的四肢是深色带黄,中央有一个大的深棕色斑点。
分布
绿海龟的分布范围延伸到世界各地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有两个主要亚种群:大西洋和东太平洋亚种群。两个种群在遗传上相互区别,并且有各自的觅食范围和繁殖地。
大西洋亚种群
绿海龟的活动范围遍布整个大西洋。北至大西洋西部的加拿大和东部的不列颠群岛,都发现过它们的踪迹。南部范围往东延伸到非洲南端以南,往西到大西洋西部的阿根廷。主要的筑巢地在加勒比地区的各个岛屿,美国大陆东海岸和南美大陆东部沿岸;值得注意的是,在北大西洋的孤立岛屿也有绿海龟的筑巢地。与零散分布的繁殖地相反,绿海龟的觅食地非常广泛地分布在它们的整个活动范围。
印度洋 – 太平洋亚种群
在太平洋地区,绿海龟的分布范围北至阿拉斯加南岸,南至太平洋东部的智利。绿海龟在西太平洋的分布北达日本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南部地区,南至新西兰最北端和塔斯马尼亚以南的一些岛屿。绿海龟的踪迹遍布整个印度洋。
生态和行为
作为人们研究的第一个海龟物种,人们所知的大多数有关海龟生态的知识都来自于
对绿海龟的研究。绿海龟的生态随着生活史的不同阶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新孵化的幼龟是肉食性的,营浮游生活,属于开放海域小型自游生物群的一部分。相反的,绿海龟亚成体和成体为草食性,常在近海的海草床中活动。
根据生命阶段的不同,绿海龟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栖息地之间迁移。它们在海滩上产卵,而其余大部分的时间在生长着茂盛的海草床沿海浅水区生活。同世代的海龟经常整体在一对固定的摄食区和繁殖区之间迁徙。在出生的头五年,幼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远洋的辐合带。它们通常很难被发现,因为他们在浮游带的深水处活动。绿海龟的泳速通常在2.5 -3公里/小时。
只有人类和大型鲨鱼会捕食成年绿海龟。具体而言,鼬鲨(Galeocerdocuvier)在夏威夷海域猎食成年绿海龟。亚成体和新生的幼龟有更多的天敌,包括蟹类、小型海洋哺乳类和水鸟。在土耳其,绿海龟的卵很容易被赤狐和金豺(亚洲胡狼)所捕食。
生活史
一般而言,野外绿海龟需20—50年才能达到性成熟,成年的绿海龟背甲长约90-125厘米,体重超过100千克。成年绿海龟可由其尾巴的长短来辨识雌雄,雄性绿海龟的尾巴可长约背甲的一半,而雌性绿海龟尾长一般不会超过背甲后缘。未成年的绿海龟则无法从外观上辨识出雌雄。
成年绿海龟产卵季前,雄龟和雌龟会从其觅食栖地洄游到产卵沙滩附近的海域进行交配,雄性绿海龟会试探性的用鼻子摩擦雌性绿海龟的脖子,或是轻轻的咬住雌龟的后颈及前肢,若是雌性海龟没有逃开,雄性绿海龟就缓缓的绕到雌性绿海龟的后方,利用前肢的爪子钩住雌性绿海龟的背甲,和她交配。雌性绿海龟上岸产卵时身上有抓痕,甚至流血;常可见数头雄性绿海龟争相与一头雌性绿海龟交配,交配的行为有可能在海面上或是海里进行。
雌性绿海龟多半在人烟罕至的沙滩上产卵。它们对栖息地的专一度很高,在认定栖息地之后,无论离开多远,绝大部分绿海龟会回到原来的栖地进行繁衍。但是,如果产卵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或改变时,如:多次尝试后仍然无法顺利掘洞、上岸屡次受到严重干扰或有阻碍物挡隔而无法上岸,都会使绿海龟被迫放弃原先的产卵沙滩,重新找寻更适合的繁殖地域。
刚孵出的幼龟,背甲直线长约四到五厘米之间,差不多是成人的掌心长度。背甲主要是黑色,腹部背甲边缘和鳍缘是白色。同一窝的小绿海龟多半会在同一时间内爬出卵窝(称为脱出),脱壳而出的幼龟,约需3到7天的时间才能爬出卵窝。避敌天性使然,幼龟通常会在夏天夜晚沙温较低时,才会爬出地面,向着较为明亮的大海匍匐前行。在到达海边时,便借着趋浪性,顺着海浪的声音,冲进浪花里,奋力向外海游出。可以不停向外游上24小时,以减少被天敌捕食的机会。
小绿海龟成长至背甲长二、三十厘米之后,才结束其浮游生活,此时称为亚成体,它们会在近岸的浅水区域,选择有海草或大型藻类丰盛的栖息地,营以海中植物为主食的底栖性生活。而这类的区域多与珊瑚礁重叠分布,因此在珊瑚礁区常可见到绿海龟的踪迹。绿海龟成体的体长都在八、九十厘米以上。
保护现状
在人为干扰方面,产卵地的破坏包括骚扰产卵雌龟、不当挖掘龟卵、捕捉小海龟及不当的建设开发、采挖沙石、岸上灯光设备等。骚扰产卵雌龟包括刻意的捕抓与无意的探访干扰,尤其以不知情游客的沙滩活动居多。过多的干扰会使雌龟无法产卵,并可能永远放弃该产卵地;而不当挖掘龟卵、捕捉小绿海龟更是直接减少新生小龟数量,以上三因素都会使产卵地的绿海龟种群数量减少。
不当的建设开发、采挖沙石会使得沙滩变成砾滩,甚至消失。如此一来,雌龟不但无处产卵,小海龟脱壳出后也会因爬不过砾石而晒死于沙滩上。另外,岸上灯光设备、沙滩附近的路灯及(或)建筑物所发出的强光,会干扰凭借趋光性寻找海洋的幼龟,使其无法找到下海的路,因而惨遭天敌的捕杀或是曝尸沙滩上。
对海龟的人为危害包括不当捕鱼而造成的严重的海龟误捕,使得每年死于误捕的海龟不计其数。
人们对太平洋地区的绿海龟的觅食地还知之甚少,最可能的地区是下加利福尼亚、南加州和墨西哥沿岸。但在这些地区,绿海龟被沿海渔船误捕的风险也非常高。目前已确定的唯一一个绿海龟觅食地在圣地亚哥湾,但这一地区已被重金属和多氯联苯严重污染。残留的渔线缠绕或者误食塑料袋也能造成海龟死亡。在圣地亚哥湾,人们曾发现一只死亡的成年绿海龟,食道被单纤维的网状物死死缠住。
纤维状乳突瘤症在绿海龟种群中的传播也是一大问题。这是一种传染性的引起海龟体表肿瘤的病症。尽管部分个体似乎对这种疾病有抵抗力,仍有相当数量的海龟感染后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