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给宠物做假体检了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和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定期给自己做体检。随着宠物主对爱宠的宠物依恋水平的提升,他们也会将同样的体检习惯投射到自己的毛孩子身上。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和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定期给自己做体检。随着宠物主对爱宠的宠物依恋水平的提升,他们也会将同样的体检习惯投射到自己的毛孩子身上。

关于宠物体检的相关问题,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们均各执其词。

宠物医生各有各的说法: • 有的建议一年一次宠物体检; • 有的建议一年两次宠物体检; • 有的建议宠物没病就不用去医院。

宠物主们也各有各的做法:• 有的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就怕爱宠身患疾病却不能及时发现而错过最佳治疗期; • 有的则拖到宠物都一礼拜不吃饭了还不去医院; • 还有的每年都会按时跟医生预约体检。

我不要去医院!

当然,如果宠物会说话,相信TA们肯定会这么说。

笃笃医生在临床一线多年,每年接诊的各类体检千余例,今天借助聚焦宠物食品与健康的派食记(PetFoodie.CN)平台,跟大家谈谈宠物健康常规体检的个人积累和观点.

值得一提,本文探讨的范围不包括幼年动物体检和已存在疾病的定期复诊体检。

定期做体检的好处显而易见,即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没有明显症状的疾病(例如:肿瘤、内分泌疾病、心脏病等)。然而,很多时候,宠物主人给毛孩子选择了一个“假体检“,花了不少银子不说,真正的疾病也没有查出来。

花了高价的“假”体检?究竟为何?

这是因为每一种体检项目都有其局限性,很多宠主买了数百到上千元的所谓的“年度深度体检套餐”,寄希望于能够发现所有的问题,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对于老年犬

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有效的常规体检呢?笃笃医生给您几个小建议:

1. 建议您在计划体检之前的一段时间,先在家里观察一下毛孩子的食欲、饮水量、体重变化、运动能力等情况。从而可以提供给宠物医生足够多的信息来评估进行哪些针对性更强的检查项目。2. 选择信誉优良的宠物医院和富有经验的宠物医生,由于毛孩子不会说话,能否从病史调查和基础临床检查上获得线索,考验着每一个医生的基本功。

3. 对于7岁以上的犬,除了血常规和血液生化,建议必做的项目:腹部B超、尿检、胸部DR、心脏彩照;如果有多饮多尿、毛发稀少的情况,建议追加内分泌检查。

4. 对于老年猫,除了血常规和生化,建议必做的项目:腹部B超、尿检。

5. 如果家里的毛孩子胆子很小,外出容易应激,那更需要家长在是否体检上进行利弊权衡,有时候应激会引起呕吐、腹泻、尿频等症状,不要适得其反。如果需要有必要做体检,也需要提前采取一些安抚措施,例如:用比较封闭和隔音的宠物包,准备一些抚慰情绪的零食等。

您对宠物健康体检的看法是什么呢?欢迎留言告诉小派(PetFoodie)。

本文作者|笃笃医生简介:中国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硕士,资深宠物医生。先后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和国内宠物医疗连锁巨头工作。同时致力于科学养宠的科普工作,曾担任国内线上专业诊疗平台的专栏作家,曾参与小动物临床医学相关书籍的翻译。

版权声明:派食记PetFoodie.CN专注分享国内外宠物食品的这些事 | 现象 数据 洞察;本站原创内容,未经书面许可,谢绝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请联络我们

举报/反馈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