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伯纳犬



  历史

11世纪,在海拔2449米高度的大圣伯纳山口,僧侣们建造了一个食宿所,供旅行者和朝圣者使用。在那里,自17世纪起便将大型山地犬用于保卫和防护工

 

历史

11世纪,在海拔2449米高度的大圣伯纳山口,僧侣们建造了一个食宿所,供旅行者和朝圣者使用。在那里,自17世纪起便将大型山地犬用于保卫和防护工作。自1695年开始对这种犬便有插图形式的记载,1707年,该食宿所中已有关于其的文字记载。这种犬当时被用作伴侣犬,并专门用于救护在雪和雾中迷路在旅行者。以多种语言出版的《白色死亡》中记载有这种犬的多起救人性命之事。曾在1800年带领波拿巴的军队通过山口这一说法使得这种犬-当时称为巴里犬在整个19世纪里名扬欧洲。传奇“巴里”成为救护犬的典型。圣伯纳犬的直系祖先是在这一地区较普遍的大型农场犬。在按照既定标准经过几代的繁殖之后,这种犬被培育成如今的品种。来自伯尔尼附近的霍利根的享利奇·舒米切尔,第一个在1867年针对他的犬发布了谱系文件。

1884年2月,瑞士良种犬登记工作开始。第一登记的圣伯纳犬是“利昂”,并且接下来登记的28个也与圣伯纳犬有关。1884年3月15日,瑞士圣伯纳犬俱乐部在巴塞尔成立。在1887年6月2日的国际犬大会上,圣伯纳犬作为瑞士的一个品种得到正式认可,大会还发布了品种标准作为约束。从此以后,圣伯纳犬便一直被认为是瑞士的国犬。

原产地

瑞士

英文名:ST. Bernard

毛长:长毛

功能:伴侣犬,看守犬以及牧犬

寿命:8-10年

  性格

圣伯纳犬是超大型犬,个性十分温顺,容易亲近,善良、友爱,它忠于主人,喜欢与小孩在一起,适合与小孩做伴,对小朋友十分宽容。容易训练,擅长救生,能适应寒冷的气候。在丹麦,每当暴风雪来临,它们便大显伸手,在茫茫雪原中救出过无数遇险者。但需要较大的空间,因此不适合城市饲养。如给予足够的空间,食物,运动量,能成为很好的家庭犬。

FCI标准

整体外形:圣伯纳犬有两个种类,短毛类-两层,“斯托克哈”和长毛类

重要的比例:

至马肩隆的高度和体长-自肩顶量至臀尖两者的理想比例为9:10

至马肩隆的高度和胸深之间的理想比例见下面的草图

头部总长略大于至马肩隆高度的三分之一

口吻深度-自根部测量和口吻长之比为2:1

口吻长度略大于头部总长的三分之一

行为/气质:天性友善。性情平静、活泼;警惕性高

头部概况:有力,特征突出,表情丰富

头骨:强壮,宽,侧视和前视时稍圆。警觉时,耳会竖起,头骨顶部会形成一条直线,并缓缓向两侧发育良好、结实的颊骨倾斜。从额部到口吻部急剧下落。枕骨发育适度,眼脊结实。自额部开始的前部凹陷发育明显,直抵头骨中间。额上的皮肤在眼上面形成细微的褶皱,并向前凹陷汇聚。当其集中注意力时,这些褶皱会更加明显;其它情况下则不是很明显。

止部:非常明显。

鼻:黑色,宽,方形。鼻孔大。

口吻:宽。鼻梁直,略有凹陷。

唇:唇边有黑斑。上颌的下垂部分发育良好,坚固且不过分下垂,向着鼻子形成一个宽的曲线。嘴角清楚。

颌/牙齿:上下颌强壮,宽,长度相等。剪咬合或钳咬合发育良好、整齐且完全。紧贴下突的嘴,上下门牙间不能有任何的空隙。缺少PM1-前臼齿1和M3仍算合格。

眼:中等大小。颜色由黑褐色变为胡桃色。适度下陷,目光友善。眼睑最好是自然紧收。眼睑较低处有一个小褶,第三眼睑依稀可见,以及上眼睑也有一个小褶,这些都是允许的。眼框完全着色。

耳:中等大小,位置高,宽。耳轮发育良好。易曲折,三角形,耳尖圆。后沿略直,前沿贴近颊部。

身体概况:威严、匀称、不平凡,肌肉发达。

马肩隆:结构清晰

背:宽,强壮,坚固。背线直,腰部以上平坦。

臀:长,几乎不倾斜,与尾根接合自然。

胸:胸深适当,肋骨自然扩张, 但不成桶形。不突出到肘线以下。

腹和腹线:向着背部略微突起。

尾巴:宽且强壮。长而重。末端至少触及飞节。休息时,尾巴垂直向下或在第三关节处略向上翻。高兴时,举得会更高一些。

前躯概况:前视时,两腿直且平行。站立时分开适当。

肩:肩胛骨平,肌肉发达,与胸部自然接合。

上臂:比肩胛骨长。上臂和肩胛骨之间的角度不过钝。

肘:紧贴躯体。

前臂:直,骨骼强壮,瘦型肌肉组织。

胶骨:前视时垂直,与前臂协调;侧视时略平。

前脚:宽,脚趾强健、紧密、拱形自然。

后躯概况:骨肉发达,角度适当。自后面看,两后腿平行,但不常接近。

上大腿:强壮,肌肉发达,宽。

膝关节:角度自然,不外、内翻。

下大腿:倾斜并且较长。

飞节:略有角度,坚固。

跖骨:后面看直且平行。

后脚:宽,脚趾强健、紧密、拱形自然。如果无碍于运动,可有上爪。

步态/运动: 前躯舒展,后躯驱动良好,背稳固。向前时前后脚在一条直线上。

被毛:

短毛类-斯托克哈,双层被毛:外层被毛厚,平滑;紧贴身体并且粗。下层被毛多。大腿被毛稍象马裤。尾部被毛密。

长毛类:外层被毛平坦,长度适中,下层被毛多。脸、耳被毛短;臀、胯部的被毛通常有点卷曲。前腿被毛稀薄。大腿上有“马裤”样被毛。尾巴被毛密。

颜色:主色为白色,附带有较小或较大的红褐色斑点-飞溅式被毛犬,直到一个完整的红褐色斗蓬覆盖后背及两侧-斗蓬犬。完整的红褐色斗蓬很有价值。带有深色斑的红褐色也算合格。黄褐色也可。头部有暗影最好。躯体略有黑色也可。

必须要有白色斑纹的部位:胸,脚,尾尖,口吻边缘,颈上的斑纹。

理想的斑纹:白色劲部。对称的黑色面部。

尺寸:

至马肩隆的高度:

雄性:最小70厘米,最大90厘米

雌性:最小65厘米,最大80厘米

如果超过最大高度,不会受处罚,只要其整体外观匀称以及动作正确。

缺陷:任何与上述各点的背离均视为缺陷,其缺陷程度严格地与其等级及其对犬的健康和福利的影响成比例。

任何在身体和行为上的明显失常的犬应视为失格。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